透明渣~懒得填坑是我
我们一起学鸽子叫!一起咕咕咕咕咕咕!(笑

梗题转载/搬运请评论或私信告知
梗题成文or图在发表后@(lof内@,lof外署名)
有题目不理解的可以来私信我

【二十题】中国神话·动物系列之虫

-所有内容以袁珂老先生的《中国神话大词典》为准,并未摘取全部介绍,仅个人兴趣内容

-话说是说虫,结果有很多龙和蛇混进去了啊

 

1.山蜘蛛

宋钱易《南部新书》庚:“裴旻山行,有山蜘蛛垂丝如匹布。将及旻,旻引弓射杀之,大如车轮。因断其丝数尺收之。部下有金疮者,剪方寸贴之,血立止。”

 

2.云师雨虎

异虫名。《汉唐地理书钞》辑《荣氏遁甲开山图》:“霍山南岳有云师雨虎。”荣氏解曰:“云师如蚕,长六寸,有毛,似兔;雨虎如蚕,长七八寸,似蛭。云雨之时,出在石上,肉甘,可熟而食。”按:据荣氏解,所谓云师雨虎者,盖兆雨之虫也。

 

3.王蛇

《尔雅·释鱼》:“蟒,王蛇。”郭璞注:“蟒,蛇最大者,故曰王蛇。”按:《格致镜原》卷九九引《蛇谱》云:“王蛇,滇南近缅山中有之,长数里,色如黄金,盖数千年矣。常隐不常现,不害人物,以蛇为饭。每出,小黄蛇千数,所止地,凡蛇尽来朝,有罪及伤人者辄命群蛇嗾之,即以为食。凡毒蛇伤人者尾必秃,所杀者皆秃尾,人以是知其讨有罪也。每杀蛇必留尾以为号令。以其能讨恶,故曰王蛇。”则是神话之蛇,非《尔雅》“王蛇”之义矣。

 

4.化蛇

《山海经·中次二经》:阳山,“阳水出焉,而北流注于伊水。其中多化蛇,其状如人面而豺身,鸟翼而蛇行,其音如叱呼,见则其邑大水。”

 

5.长蛇

《山海经·北山经》:“大咸之山,无草木,其下多玉。是山也,四方,不可以上。有蛇名曰长蛇,其毛如彘豪,其音如鼓柝。”按《淮南子·本经篇》:“羿断修蛇于洞庭。”即此之类。

 

6.火龙

①宝物名。《洞冥记》卷三:“西域献火龙,高七尺,映日看之,光如聚炬火。”

②龙名。清东轩主人《述异记》卷上:“癸酉六月廿四日,平湖小圩地方,大风雨,有火龙一条,紫火绕身,经过田禾,一带数百亩,俱被烧焦。”

 

7.

《说文》十一:“龙,鳞虫之长,能幽能明,能细能巨,能短能长,春分而登天,秋分而潜渊。”据此,则龙盖神物。古者神人多乘龙。如祝融“乘两龙”,句芒“乘两龙”,《大戴礼记·五帝德》“颛顼乘龙而至四海”、“帝喾春夏乘龙”,等等。传说龙复可以驯扰。

 

8.玄蛇

《山海经·大荒南经》:“黑水之南,有玄蛇,食麈。有巫山者,西有黄鸟。帝药,八斋。黄鸟于巫山,司此玄蛇。”郭璞注:“今南山蚺蛇吞鹿,亦此类。”郝懿行云:“南山当为南方,字之讹也。南方蚺蛇吞鹿,已见《海内南经》注。”郭璞又注:“天帝神仙药在此也。”按此“食麈”玄蛇,亦有窃食天帝神药之可能,故“黄鸟于巫山,司此玄蛇”。又《海内经》云:“北海之内,有山,名曰幽都之山,黑水出焉,其上有玄蛇。”当亦即此类。

 

9.百足蟹

《洞冥记》卷三:“善苑国尝贡一蟹,长九尺,有百足四螯,因名百足蟹。煮其壳胜于黄胶,亦谓之蟹胶,胜于凤喙之胶也。”

 

10.齐女

谓蝉。晋崔豹《古今注》卷下:“牛亨问曰:‘蝉名齐女者何’,答曰:‘齐王后忿而死,尸变为蝉,登庭树嘒唳而鸣。王悔恨。故世名蝉曰齐女也。’”

 

11.扶桑蚕

《古今图书集成·边裔典》卷四一引《梁四公记》:“扶桑之茧(蚕)长七尺,围七寸,色如金,四时不死。五月八日呕黄丝,布于条枝,而不为茧。脆如綖,烧扶桑木灰汁煮之,其丝坚韧。四丝为系,足胜一钧。蚕卵大如燕雀卵,产于扶桑下。赍卵至句丽,蚕变小如中国蚕耳。扶桑国使使贡方物,有黄丝三百斤,即扶桑蚕所吐、扶桑灰汁所煮之丝也。帝(梁武帝)有金炉重五十斤,系六丝以悬炉,丝有余力。”

 

12.应龙

黄帝神龙。《山海经·大荒北经》:“蚩尤作兵伐黄帝,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。应龙畜水。蚩尤请风伯雨师,纵大风雨。黄帝乃下天女目魃,雨止,遂杀蚩尤。”“应龙已杀蚩尤,又杀夸父,乃去南方处之,故南方多雨。”又《大荒东经:“大荒东北隅中,有山名曰凶犁土丘。应龙处南极,杀蚩尤与夸父,不得复上。故下数旱。旱而为应龙之状,乃得大雨。”郭璞注:“应龙,龙有翼者也。”据上所引,所谓应龙者,当为黄帝之功臣。亦为禹之功臣。

 

13.青蚨

虫名;亦钱名。晋干宝《搜神记》卷十三:“南方有虫,名青蚨,形似蝉而稍大,味辛美,可食。生子必草叶,大如蚕子,取其子,母即飞来,不以远近。虽潜取其子,母必知处。以母血涂钱八十一文,以子血涂钱八十一文。每市物,或先用母钱或先用子钱,皆复飞归,轮转无已。故《淮南子术》以之还钱。”按:《淮南子术》即谓《淮南子万毕术》(今佚),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五〇引有其“青蚨还钱”条,世因称钱曰“青蚨”。

 

14.虎蛟

鱼名。《山海经·南次三经》:“祷过之山,泿水出焉,而南流注于海。其中有虎蛟,其状鱼身而蛇尾,其音如鸳鸯,食者不肿,可以已痔。”《文选·郭璞<江赋>》:“水物怪错,虎蛟钩蛇。”本此。

 

15.唤人蛇

清俞樾《茶香室丛钞》卷二三引陈鼎《蛇谱》:“唤人蛇长丈余,至数仞,广西近交趾山中有之。伏草莽间,遇行旅过,辄大呼曰:‘何处来?那里去?’,只此六字,甚清楚,音同中州。不知而误应之,虽去隔数十里,蛇必至。至则腥风拥树,排闼而入,吞应者去,人莫能制也。”

 

16.

《山海经·中次十一经》:“翼望之山,贶水出焉,东南流注于汉。其中多蛟”郭璞注:似蛇而四脚,小头细颈,颈(“颈”字原无,据王念孙、何焯校增)有白瘿,大者十数围,卵如二石瓮,能吞人”郝懿行云:“《广雅》云:‘有鳞曰蛟龙。’《说文》(十三)云:‘蛟,龙之属也。池鱼满三千六百,蛟来为之长,能率鱼飞;置笱水中,即蛟去。’”

 

17.黑龙

《淮南子·览冥》:“女娲杀黑龙以济冀州。”高诱注:“黑龙,水精也,杀之以止雨。”《格致镜原》卷九〇引《三秦记》云:“昔有黑龙,从南山出饮渭水,其行道为龙首山。”

 

18.

虫名。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引《庄子》(今本无):“螝二首。”按《韩非子·说林下》云:“虫有螝者,一身两口,争食相龀,遂相杀也。”即其状。《勉学》复引《古今字诂》云,此亦古之虺字。则魄乃蛇类动物。

 

19.蝮蛇

《山海经·海内西经》:“(昆仑)开明南有蝮蛇。”《楚辞·招魂》:“蝮蛇蓁蓁。”张华《博物志》卷九云:“蝮蛇秋月毒盛无所蜇,蜇啮草木以泄其气,草木即死。人采樵,设为草木所伤刺者,亦杀人。毒治(始)于蝮啮。谓之蛇迹也”即此。或谓《山海经》、《楚辞》之蝮蛇为二物,亦是,盖蝮即所谓蝮蛇,一名反鼻虫。

 

20.蟠龙

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三〇引沈怀远《南越志》:“蟠龙,身长四丈,青黑色,赤带如锦文,常随水而下,入于海。有毒,伤人即死。”

 

-动物系列由“鸟”、“兽”、“虫”、“鱼”组成。

-感谢袁老先生费心费力编写的书,喜欢的小伙伴可以去购买一本(这是一个安利哈哈~)

 

PS:呀~终于要到最后一个了,然而还有十天就开学了好心痛,大概开学后会更新一些奇奇怪怪的脑洞之类的?

PS2:话说小伙伴们有什么想看的主题吗?我可以采纳写几个~(不局限在古代神话,什么类型都可以)

评论
热度(49)
  1.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© 川冰喵喵喵 | Powered by LOFTER